Saturday, May 7, 2011

Analog : Jemmerlog #01 Ricoh R1





提到analog, 好多朋友很自然聯想到analogue photography, 事實上, 我也愛以菲林拍攝, 甚至可以說我比較喜歡用菲林拍攝. 攝影之外, 很多我愛的事物也偏向analog (,我家電視還沒有機頂盒, 可以的話, 我會在家裝個撥輪電話..)


關於菲林拍攝..

 我並非傳統拍攝死硬派, 玩菲林相機也不全因為畫質因素, 機械機, 便攝機, 玩具機我都來者不拒, 享受的, 是每部相機帶來的不同樂趣, 配搭不同菲林又帶來不同效果, 同沖晒店鋪與不同師傅沖洗又有不同結果, 變數很多, 太多, 樂趣, 就來自這些變數…


相機嘛, 對我來講, 世上沒有最好的, 每部機都有各自的特點, 平有平玩, 每部都可以很好玩, 但我的原則是, 買回來的相機沒有每天給帶在身邊的, 多好也沒有用! 符合這個原則的, 又方便每天帶著的, 理所當然就是便攝相機吧!
我擁有過的便攝機中, 印象最深, 最滿意的, 就是Ricoh R1.

 簡單一句形容,借用台灣影友們愛用的一句, 就是便宜又大碗!”


當初選這部機, 是中了GR1的毒, 買不起, 發現了這部有趣的小相機. 不要小看這便宜又簡單的小相機, 沒有它的成功, 便沒有GR系的出現. 30mm的鏡頭, 其他品牌不多. 知怎的28mm對我來講總是拍得太多, 35mm 又拍的太小, 所以30mm, 感覺剛剛好.

 便攝相機中有慢速閃燈同步, 很小有吧? (雖然我從不使用閃燈功能), Snap shot mode  Ricoh 的指定功能, 但這些功能到了這時代, 已無甚特別.


最吸引我又好玩的, 反而就是它的Panorama mode 很多機都有這功能吧?
, R1跟其他有很大不同!!

 它的Panorama功能撥桿有三段, 分別為
1. 30mm全幅 (Normal),
2. 30mm Pano (P) 啟動上下蔽屏做成Pano效果
3. 24mm Pano (Wide P) 

24mm Pano啟動時, 有上下蔽屏外, 鏡頭後組會給自動加上多一個鏡組, 原本30mm f/3.5鏡頭會變身成為24mm f/8.  但真正好玩的, 還未上場.

Pano mode下啟動機身內的這個蔽屏, 只要用小卡紙(如菲林盒的一小角)卡住, 你就擁有一部24mm鏡頭全自動曝光的便攝機!! 雖然只有f/8光圈, 但配上ISO400(甚至Natura1600), 光圈不是問題.
曾經每年因工出差十數次的我, 就是靠這個小相機陪伴著週遊東南亞, 拍下不小風景, 賣走了, 只因相機太多, 早前狠狠的只留下有sentimental value的相機(為數也不:P). 玩機來講,我從不翻炒, Ricoh R1,是暫時唯一我會想再次收下的相機.


那當然, 這小相機並不完美, 例如自動閃燈, 須每次手動關掉這功能, 但拍了一兩卷菲林後已習慣下來, 每次開機會自動自覺很順手地按下閃燈鍵將閃燈關掉.




這相機讓我學會兩件事


1/ 用好你的工具比工具來的重要 ~ 拍不好照片不要怪相機不好, 只有不濟的攝影師,沒有不好的相機.


2/ 相片的內容, 比鏡頭質數, 機身功能都重要 ~ 這小相機讓我得心應手, 我用它也拍下很多很滿意的照片, 光圈多大, 鏡頭銳利與否對我已不再重要 :


攝影不是競賽,應該好好享受!

No comments: